来源:复禾健康
130人阅读
术后房颤可通过药物复律、心率控制、抗凝治疗、电复律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术后房颤通常由手术应激、电解质紊乱、炎症反应、基础心脏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药物复律对于新发房颤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普罗帕酮片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
2、心率控制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可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控制心室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地高辛片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者。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静息心率和运动耐量。
3、抗凝治疗存在卒中高风险时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华法林钠片需定期监测INR值,利伐沙班片为固定剂量给药。抗凝治疗前需评估出血风险,避免与NSAIDs类药物联用。
4、电复律药物复律失败或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前需排除心房血栓,复律后需继续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电复律成功率与房颤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5、生活方式调整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维持血钾血镁在正常范围。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减轻心脏压迫。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术后房颤患者应每日监测脉搏是否规整,记录心悸发作时间和诱因。饮食选择低盐高钾的香蕉、菠菜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荷。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