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拉肚子肠子咕噜咕噜的病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肚子咕噜咕噜是着床吗?

肚子咕噜咕噜的声音通常是肠道蠕动引起的,与着床没有直接关系。着床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上附着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受精后6-10天,期间可能会出现轻微腹痛或少量出血,但不会引起明显的肠道反应。肚子咕噜咕噜的声音更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活动、饥饿或食物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移动所致。

1、饥饿反应:当胃内食物排空时,胃酸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肠道蠕动加快,产生咕噜声。此时适当进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包等,可以缓解症状。

2、食物消化:进食后,食物在肠道中被分解和吸收,肠道蠕动加快,可能会产生咕噜声。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以减少肠道气体的产生。

3、肠道气体:肠道内气体过多时,随着肠道的蠕动,气体移动会产生咕噜声。可以通过轻揉腹部、散步等方式促进气体排出,缓解不适。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异常,引起咕噜声。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发酵食品等,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5、肠道炎症: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产生咕噜声。若症状持续或伴有腹痛、腹泻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日常饮食中应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若咕噜声频繁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咨询排除潜在疾病。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耳朵里咕噜咕噜响什么原因引起的?

耳朵里咕噜咕噜响可能由外耳道异物、耳垢堵塞、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神经性耳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耳道、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进入异物如昆虫、棉签残留等,可能刺激耳道引起异常声响。建议避免自行掏耳,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清理异物,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耳道。

2、耳垢堵塞:耳垢堆积过多可能堵塞耳道,导致耳朵出现咕噜声。可使用耳垢软化剂如碳酸氢钠滴耳液,每日2-3次,每次2-3滴,软化后由医生清理。

3、中耳炎:中耳炎可能引起耳内积液,导致耳朵出现咕噜声。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疗程7-10天。

4、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堵塞或功能异常可能引起耳内压力失衡,导致耳朵出现咕噜声。可能与感冒、鼻窦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每次1喷,缓解鼻部症状。

5、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可能引起耳内异常声响,可能与听力损失、耳部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每次40mg,每日3次,疗程1-3个月。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定期检查听力,适当进行耳部按摩,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耳朵咕噜声。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耳部不适。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大便干燥肠子疼便血怎么办?

大便干燥肠子疼便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大便干燥肠子疼便血通常由饮食不当、肛裂、痔疮、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软化大便。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2、药物治疗:使用乳果糖口服液10毫升每日三次,软化大便。涂抹硝酸甘油软膏0.4%每日两次,缓解肛裂疼痛。口服地奥司明片500毫克每日两次,改善痔疮症状。

3、肛裂处理: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使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促进伤口愈合。避免久坐久站,减轻肛门压力。

4、痔疮治疗:采用红外线凝固术或橡皮圈结扎术,消除痔核。术后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一次,预防感染。注意术后护理,避免剧烈运动。

5、肠道检查: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炎症或肿瘤。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如抗炎治疗或手术切除。

日常生活中,建议增加运动量,如每日步行3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饮食上可多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通过综合调理,可有效改善大便干燥肠子疼便血的症状。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肠子息肉能活几年?
肠子息肉患者的生存期与息肉的性质、大小、数量及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良性息肉通常不影响寿命,但恶性息肉需尽早干预。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及药物治疗,同时需定期复查和调整生活方式。 1、肠子息肉的性质是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良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恶变,及时切除后对寿命无显著影响。恶性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尤其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已癌变的息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肠癌,影响生存期。早期发现并切除恶性息肉,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2、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也影响预后。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或数量较多的息肉,恶变风险较高。内镜下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对于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息肉,可能需手术切除,如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 3、药物治疗在肠子息肉的管理中也有一定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可抑制息肉生长,适用于高危人群或术后预防复发。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4、定期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建议术后1年内复查肠镜,之后根据医生建议每3-5年复查一次。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需更频繁的监测。同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也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和恶变风险。 肠子息肉患者的生存期取决于息肉的性质、治疗时机及后续管理,良性息肉及时切除后不影响寿命,恶性息肉需尽早干预并定期复查,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截肠子是大手术吗?
截肠子属于大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癌或严重肠道损伤,需根据病情选择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需密切监测恢复情况,避免并发症。 1、截肠子手术的适应症包括肠梗阻、肠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严重肠道损伤。肠梗阻可能由肿瘤、粘连或疝气引起,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肠癌是肠道内恶性肿瘤,需切除病变部分以防止扩散。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炎症性肠病,严重时需手术干预。肠道损伤可能由外伤或手术并发症引起,需紧急处理。 2、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或紧急情况,切口较大,恢复时间较长。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早期或局部病变。手术过程中需切除病变肠段,并进行肠吻合或造口术。肠吻合是将健康肠段连接,恢复肠道连续性。造口术是将肠段引出腹壁,形成人工肛门,适用于无法吻合的情况。 3、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感染预防和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感染预防使用抗生素,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液或肠内营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肠瘘。 4、术后康复包括逐步恢复活动和饮食。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避免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特别是造口术患者需学习造口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截肠子手术是治疗严重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术后护理,确保患者顺利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尿布疹 铊中毒 脑性瘫痪 肺弓形体病 面神经损伤 球孢子菌病 神经源性休克 勒夫勒心内膜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