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21人阅读
水母蜇伤后出现的水泡需根据严重程度处理,轻微水泡可冷敷消毒,严重水泡需就医清创。水母毒素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需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若水泡较小且无溃破,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柔冲洗伤口,清除残留触须。随后用冰袋包裹干净毛巾冷敷10-15分钟,每日重复2-3次缓解肿痛。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帮助止痒,覆盖无菌纱布保护创面。观察24小时是否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若水泡直径超过3厘米、周围皮肤发紫或渗液浑浊,可能已继发细菌感染。须立即至急诊科处理,医生会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毒素,穿刺引流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伴有全身过敏反应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严重溶血病例可能需输注血浆置换治疗。
被水母蜇伤后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选择冬瓜、绿豆等利尿排毒食材,禁忌海鲜等发物。后续若出现疤痕增生可咨询皮肤科,采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配合脉冲染料激光改善。沿海活动建议穿戴潜水服,遇水母群立即撤离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