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46人阅读
水肿患者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水中运动、下肢抬高训练、抗阻训练及拉伸运动,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
1、低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或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淤血。每次持续20-30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运动时穿戴医用弹力袜可增强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在严重心源性水肿时过度运动。
2、水中运动游泳或水中踏步可利用水的压力促进体液回流,水的浮力可减少关节负担。水温宜保持在28-32摄氏度,每周进行3-4次,每次不超过45分钟。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运动后尿量变化。
3、下肢抬高训练平卧时将双腿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每次维持15-20分钟,每日重复3-4次。可配合踝泵运动,通过足背屈伸增强肌肉泵作用。妊娠期水肿者建议侧卧位进行,避免压迫下腔静脉。
4、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小腿三头肌训练,每组12-15次,每日2-3组。注意控制呼吸节奏,避免屏气导致腹压增高。淋巴水肿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训练后肢体围度增加。
5、拉伸运动针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静态拉伸,每个动作保持30秒,重复2-3次。运动前后进行拉伸可改善筋膜张力,但需避开急性炎症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水肿应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
运动期间需监测晨起体重及肢体围度变化,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合并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强度,营养不良性水肿需配合蛋白质补充。若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不对称肿胀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建议控制钠盐摄入,睡眠时垫高下肢,定期进行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