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5人阅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结构紊乱。长期未经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阻塞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为常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这种情况会引起间歇性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长期反复的缺氧和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和心室重构,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异常,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这种情况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循环时间延长和化学感受器敏感性改变有关。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心力衰竭可能导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又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形成恶性循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减重和体位治疗等。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同时优化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和监测心功能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