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3人阅读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脚底疼痛,通常与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或灼烧感,严重时可伴随溃疡或感染。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常引发足部感觉异常,早期表现为间歇性刺痛或麻木,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疼痛特点多为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夜间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烈疼痛。
糖尿病还可导致下肢血管病变,造成足部供血不足。缺血性疼痛通常在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称为间歇性跛行。严重缺血时可能出现静息痛,即不活动时也持续疼痛,夜间平卧时更为明显。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常合并存在,加重疼痛症状。
糖尿病足部疼痛需要与足底筋膜炎、骨关节炎等非糖尿病相关疼痛鉴别。典型糖尿病足疼痛多呈对称性,且伴随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表现。若出现单侧足部突发剧痛,需警惕急性动脉栓塞或痛风发作等急症。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选择柔软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出现持续疼痛、皮肤破损或颜色改变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血管超声等评估病变程度。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延缓病变进展,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或镇痛药物如普瑞巴林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