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54人阅读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概率较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进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高血糖还会引起肾小球内高压,加速肾脏损伤进程。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概率。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糖尿病肾病病史的人群更需警惕。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此时积极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者、血糖控制不稳定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肾脏损害。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限制钠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