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8人阅读
血尿淀粉酶高可能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胆道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
1、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血尿淀粉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可能与胆石症、酗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酶分泌,必要时行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
2、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可能导致淀粉酶持续性轻度升高,与长期饮酒、遗传因素有关,常伴随脂肪泻、消瘦等症状。建议戒酒并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疼痛明显时可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缓解症状。
3、胰腺损伤腹部外伤或医源性操作可能导致胰腺损伤,引起淀粉酶短期内显著增高,多伴有腹膜刺激征。轻度损伤可通过禁食和注射用乌司他丁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行胰腺部分切除术。
4、胆道疾病胆总管结石或胆道感染可能引发胆汁反流性胰腺炎,导致淀粉酶升高,常见黄疸、发热等表现。首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配合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
5、肾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会导致淀粉酶排泄障碍,引起血淀粉酶升高而尿淀粉酶正常或降低,多存在肌酐升高、少尿等症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发现血尿淀粉酶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急性期需严格禁食并监测生命体征。恢复期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胰腺炎患者可少量多餐补充胰酶制剂,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定期复查淀粉酶水平及腹部影像学检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