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3人阅读
铁蛋白偏低不一定是贫血,但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主要形式,其水平降低常见于缺铁、慢性炎症、营养不良等情况,而贫血则需结合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
铁蛋白偏低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当人体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时,会优先消耗储存铁,导致铁蛋白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乏力、头晕等缺铁症状,但血红蛋白可能仍在正常范围,此时称为缺铁期而非贫血期。长期缺铁未纠正会发展为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同时铁蛋白显著降低。
少数情况下铁蛋白偏低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某些炎症性疾病或肿瘤会导致铁代谢异常,表现为铁蛋白降低但体内总铁量正常。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其他炎症指标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甲状腺功能异常、肝病等也可能影响铁蛋白水平,但这些疾病往往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建议出现铁蛋白偏低时完善血常规、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贫血及缺铁程度。日常可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服影响铁吸收。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并定期复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