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2人阅读
头部受过创伤后痛可能由头皮损伤、脑震荡、颅内出血、颅骨骨折、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镇痛、药物治疗、手术清除血肿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头皮损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头皮软组织挫伤或裂伤,局部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压迫神经末梢引发疼痛。通常伴随头皮肿胀、淤青或伤口渗血。轻微损伤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缓解症状。若伤口较大需清创缝合,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
2、脑震荡头部撞击后可能出现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与脑组织在颅腔内晃动有关。典型表现为头痛、头晕、短暂意识丧失或记忆力减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脑过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症状持续超过1周需复查排除迟发性颅内病变。
3、颅内出血外伤导致脑血管破裂可能引发硬膜外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刺激脑膜引发剧烈头痛。常伴随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或肢体偏瘫。需紧急进行CT检查确诊,少量出血可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大量出血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脑疝形成。
4、颅骨骨折强大外力作用可能导致颅骨线性或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压迫脑组织或损伤脑膜血管引发疼痛。常见于颞骨、枕骨等薄弱区域。需通过头颅三维CT评估骨折程度,单纯线性骨折可观察保守治疗,凹陷性骨折超过1厘米需手术复位。恢复期避免头部二次受伤。
5、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人或长期服用抗凝药者,轻微头部外伤后可能逐渐形成硬膜下血肿,2-3周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与桥静脉缓慢出血有关,典型表现为晨起头痛、反应迟钝。确诊后需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术后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头部外伤后应密切观察72小时,警惕嗜睡、呕吐等警示症状。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脑水肿。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遗留头痛可配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