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6人阅读
外耳道炎可能会影响听力,但多数情况下听力下降是暂时性的。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皮肤损伤、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外耳道炎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炎症引起的耳道肿胀或分泌物堵塞。当耳道因炎症肿胀时,声波传导受阻,可能出现轻中度传导性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过多时可能形成栓塞,进一步阻碍声音传递。这类听力障碍通常在炎症消退后恢复正常,一般无须特殊干预。
少数情况下外耳道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听力问题。慢性外耳道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耳道皮肤增厚或瘢痕形成,造成持续性耳道狭窄。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损伤鼓膜或中耳结构。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恶性外耳道炎,可能累及颅底骨质。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出现听力变化时应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防止加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避免频繁使用棉签清理耳道,减少耳机使用时间。若听力下降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眩晕、发热等症状,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耳镜检查和听力评估。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完全恢复听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