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DPP-4抑制剂的降糖机制是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是什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并保护靶器官。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具有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等额外获益。

1、降压作用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直接减少强效缩血管物质生成,同时抑制缓激肽降解,双重机制扩张外周血管。这种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为显著,可改善大动脉弹性功能,尤其适用于合并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临床常用制剂包括培哚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

2、心脏保护

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室扩张和心肌纤维化。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提高射血分数。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率,代表药物如雷米普利胶囊、福辛普利钠片等。

3、肾脏保护

选择性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状态,减少蛋白尿排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这种保护作用独立于降压效果之外。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在临床中常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

4、改善内皮功能

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这种作用有助于逆转高血压导致的内皮损伤,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干咳副作用,与缓激肽蓄积刺激呼吸道有关。

5、代谢调节

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糖代谢异常患者具有潜在获益。部分研究显示其能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这种作用可能与改善骨骼肌血流灌注有关。但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钾水平。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钾,避免与保钾利尿剂联用。低盐饮食有助于增强降压效果,建议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初次用药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服药期间出现血管性水肿应立即就医。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该类药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该疾病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后诱发,也可能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相关。

免疫复合物沉积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核心机制之一。病原体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并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随血液循环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并引发炎症反应。补体激活后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释放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导致肾小球损伤。

链球菌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成分发生交叉反应,直接攻击肾脏组织。这种分子模拟现象导致基底膜结构破坏,滤过屏障功能受损。同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也参与其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可加重肾小球炎症。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部分患者存在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表现为血清C3水平降低而C4正常。遗传因素如补体调节蛋白缺陷可能增加发病风险。高血压和蛋白尿等症状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直接相关,钠水潴留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

及时控制感染、卧床休息对急性期管理很重要。出现血尿、水肿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等对症治疗。恢复期需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多数儿童患者预后良好,成人患者需警惕慢性化倾向。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用哪些降糖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需紧急就医处理,不可自行用药。

一、胰岛素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药物,能快速降低血糖并抑制酮体生成。该药物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性高血糖状态。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和血酮水平,避免低血糖发生。常见剂型包括短效胰岛素注射液和中效胰岛素注射液。

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属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立即注射控制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该药物能配合基础胰岛素使用,帮助稳定全天血糖波动。需注意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

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长效基础胰岛素,能提供持续24小时的血糖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急性期处理后,可使用该药物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需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四、利拉鲁肽注射液

利拉鲁肽注射液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辅助使用。该药物需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

五、达格列净片

达格列净片是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恢复期,部分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该药物。需注意该药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监测尿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每日分5-6餐进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急性期过后应逐步恢复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尿酮体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应激情况。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钙剂治疗高钾血症的机制?

钙剂治疗高钾血症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拮抗高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稳定细胞膜电位。高钾血症可能由肾功能不全、酸中毒、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钙剂中的钙离子可竞争性抑制钾离子对心肌细胞膜的影响。当血钾浓度升高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导致细胞兴奋性异常。钙离子通过增加阈电位与静息电位之间的差值,恢复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特性。这种作用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后数分钟内即可显现,能快速缓解高钾血症导致的心电图异常。

钙剂对血钾浓度本身无直接降低作用,其治疗效果体现在细胞膜电位的稳定。临床使用时需配合其他降钾措施,如胰岛素联合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或使用聚磺苯乙烯钠等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肠道排钾。对于严重高钾血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使用钙剂时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注射速度过快导致低血压或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严格控制钙剂用量,防止高钙血症。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血钙水平,根据电解质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导致高钾血症的原发病因,如停用保钾利尿剂、改善肾功能等。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胃酸抑制剂有哪些药?

胃酸抑制剂主要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法莫替丁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1、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该药物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发挥作用,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该药起效较快,抑酸效果持久。服用期间可能出现腹胀、皮疹等不适,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

3、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可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等疾病。该药物对肝药酶影响较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等。

4、法莫替丁片

法莫替丁片属于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组胺对胃壁细胞的作用抑制胃酸分泌,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的治疗。该药抑酸作用较温和,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5、铝碳酸镁咀嚼片

铝碳酸镁咀嚼片为抗酸药,可直接中和胃酸,缓解胃灼热、反酸等症状,适用于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该药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需重复给药。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铝蓄积,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长期使用。

使用胃酸抑制剂期间应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反酸严重时可抬高床头睡眠。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同胃酸抑制剂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有所差异,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应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股疝 脓癣 高血压 膀胱结核 胆管狭窄 急性膀胱炎 脑动脉痉挛 视网膜裂孔 周围动脉瘤 结核性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