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护理措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认知训练、慢性病管理、社交活动及饮食干预。具体方法有保持规律运动、学习新技能、控制三高、积极参与社交、采用地中海饮食等。

1、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脑血流,如快走、游泳或太极拳。运动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延缓海马体萎缩,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风险。建议选择需协调性的运动项目,更能刺激大脑神经网络连接。

2、认知训练:

持续进行复杂认知活动如学习乐器、外语或桥牌,能增加大脑认知储备。认知刺激可促进突触可塑性,使神经元形成代偿性连接网络。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针对性训练,结合计算、记忆与空间定位等多维练习。

3、慢性病管理:

严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收缩压维持在13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管性因素占痴呆病因的30%,长期血糖波动会加速tau蛋白磷酸化。需定期监测指标并按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社交互动:

每周参与3次以上团体活动能降低42%的痴呆风险。社交时语言交流、情绪识别等过程可激活默认模式网络,抑制大脑炎症因子释放。建议参加社区老年大学、合唱团等需协作的集体活动。

5、膳食调整:

采用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物的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克坚果、500克深色蔬菜,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多酚类物质能穿透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DHA可维持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

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合并脑血管危险因素者需加强监测。保持每日7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昼夜节律紊乱。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但需避免过量摄入铝、铜等重金属。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减少环境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癫痫病发作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癫痫发作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时间、避免强行约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癫痫发作通常由脑部异常放电引起,需根据发作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1、保持气道:

癫痫发作时立即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口腔分泌物需用软布清理,防止误吸导致窒息。不可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避免造成牙齿损伤或呼吸道阻塞。

2、防护措施: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用软垫保护头部。发作期间禁止喂食喂水,避免因意识不清引发呛咳。抽搐时不可按压肢体,关节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拉伤。

3、时间记录:

准确记录发作起始时间与持续时间,观察抽搐形式与意识状态。超过5分钟的持续状态需立即送医,长时间缺氧可能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4、避免约束:

发作期间不可强行按压或捆绑患者,过度约束可能加重躁动。保持环境安静,等待抽搐自然停止。多数发作会在2-3分钟内自行缓解。

5、医疗干预:

首次发作、孕妇发作或伴有高热外伤等情况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持续状态,后续需完善脑电图与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应保证癫痫患者规律服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发因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与镁元素,推荐食用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及坚果。运动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项目,避免单独进行高空或水上活动。照料者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随访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措施?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血压管理、血脂调控、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干预。

1、抗血小板治疗:

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可能需联合抗凝治疗。

2、血压管理:

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复发风险。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波动过大。

3、血脂调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他汀类药物是首选,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需定期复查血脂水平,调整用药剂量。

4、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5、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是基础措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同时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饮食上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运动可选择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有哪些?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主要有调整体位、清除分泌物、使用气道辅助装置、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减少舌后坠和分泌物积聚,尤其适用于意识障碍患者。头部后仰配合下颌前推能有效开放气道,必要时可用枕头垫高肩部。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风险。

2、清除分泌物:

通过拍背排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意识清醒者可指导有效咳嗽。对无力咳痰者采用吸痰管机械吸引,操作需严格无菌。定期口腔护理减少细菌定植,鼻腔分泌物可用棉签轻柔清理。

3、使用气道辅助装置:

口咽通气道适用于舌根后坠患者,鼻咽通气道可用于牙关紧闭者。无创正压通气能改善肺泡通气,气管插管适用于严重通气障碍。选择装置需根据患者耐受度和气道梗阻程度。

4、药物治疗:

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液黏稠度,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减轻黏膜水肿,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用药需遵循医嘱并观察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气管切开适用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喉部肿瘤切除可解除机械性梗阻。鼻中隔偏曲矫正改善鼻腔通气,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上气道阻塞。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指征和风险。

日常应保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流感季节接种疫苗。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过敏人群远离粉尘花粉。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进食时采取坐位细嚼慢咽防止误吸。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肺功能。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近视的矫正措施包括佩戴什么镜?

近视矫正可通过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多焦点眼镜等方式实现。

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镜片采用凹透镜设计,通过光线折射使物像焦点后移至视网膜上。树脂镜片具有轻便抗冲击特性,适合儿童及运动人群;高度近视者可选择高折射率镜片减少边缘厚度。需每半年验光复查,及时调整度数。

2、隐形眼镜:

软性隐形眼镜直接贴附角膜表面矫正屈光,分为日抛、月抛等类型,适合运动及特殊职业需求。使用需严格遵循清洁规范,避免角膜缺氧或感染。存在干眼症或角膜炎患者需谨慎选择。

3、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高透氧硬性接触镜,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达到日间裸眼视力清晰效果。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患者,需专业机构验配并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可能出现角膜点染等不良反应。

4、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RGP镜片材质透氧性优异,可矫正高度散光及不规则角膜。初期适应期约2周,需配合人工泪液使用。对圆锥角膜等特殊屈光状态具有独特矫正优势。

5、多焦点眼镜:

渐进多焦点镜片可同时矫正近视和老视,镜片自上而下分为远用区、过渡区和近用区。需1-2周适应期,中老年近视患者使用时可减少频繁更换眼镜的麻烦。

近视矫正需根据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个性化选择,18岁以上患者可考虑激光手术等永久性矫正方案。日常需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40分钟远眺5分钟,保证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及叶黄素,避免高糖食物影响巩膜强度。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视网膜变性等并发症。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脾大 槭糖尿病 闭锁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 过敏性皮炎 骨巨细胞瘤 慢性牙髓炎 慢性泪腺炎 脑室内出血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