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额头总是有粉刺,是怎么回事啊?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立宁 住院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膀胱总是有尿意什么原因?

膀胱总是有尿意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

尿路感染是常见原因,细菌侵入尿道后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可能伴随排尿疼痛或尿液浑浊。膀胱过度活动症由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且难以控制,但无明确感染迹象。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除尿频外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或妊娠期子宫增大也可能造成膀胱受压产生类似症状。

日常需避免憋尿,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保持会阴清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泌尿外科就诊排查病因。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身上为什么会长螨虫和粉刺?

身上长螨虫和粉刺可能与皮脂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卫生习惯不良、蠕形螨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螨虫属于毛囊寄生虫,粉刺则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两者常伴随出现。

1、皮脂分泌旺盛

青春期或油性肤质人群皮脂腺活跃,过量皮脂会堵塞毛囊口形成粉刺,同时为螨虫繁殖提供营养环境。日常需使用温和控油洁面产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调节角质代谢。

2、毛囊角化异常

毛囊周围角质细胞过度堆积会导致毛孔堵塞,形成白头或黑头粉刺,合并细菌感染可发展为炎性痤疮。可定期使用含水杨酸的护肤品软化角质,严重者需医生开具异维A酸软胶囊、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

3、卫生习惯不良

长期不更换寝具、共用毛巾等行为易滋生蠕形螨,其分泌物会刺激皮肤引发玫瑰痤疮样病变。建议每周高温烫洗床单,避免过度使用油性护肤品,确诊螨虫感染时可使用硫磺软膏、甲硝唑凝胶进行局部灭螨。

4、蠕形螨感染

毛囊蠕形螨寄生在皮脂腺内,其机械刺激和排泄物会导致毛孔粗大、红斑脱屑,与酒渣鼻样皮炎相关。需通过皮肤镜检确诊,治疗常用伊维菌素胶囊、苯甲酸苄酯洗剂,配合茶树精油辅助除螨。

5、内分泌失调

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加剧皮脂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患者更易出现顽固性粉刺和螨虫皮炎。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基础治疗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螺内酯片等调节内分泌药物,配合红蓝光消炎治疗。

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限制乳制品和精制碳水摄入;选择无油配方的防晒产品;避免用手挤压粉刺;定期除螨需使用60℃以上热水清洗贴身衣物。若出现大面积脓疱、结节或持久性红斑,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蠕形螨检测与综合治疗。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有粗糙粉刺毛孔大平时怎么护理?

皮肤粗糙、粉刺、毛孔粗大可通过清洁控油、适度保湿、规律去角质、防晒隔离、调整饮食等方式护理。这些症状多与皮脂分泌旺盛、角质代谢异常、紫外线损伤等因素有关。

1、清洁控油

每日早晚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避免皂基类产品破坏皮肤屏障。油性皮肤可每周1-2次使用含水杨酸或硫磺成分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多余皮脂。清洁后避免用力擦拭,用一次性洁面巾轻压吸干水分。过度清洁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反而加重毛孔堵塞。

2、适度保湿

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无油保湿乳液或凝胶,在清洁后3分钟内涂抹。混合性皮肤可分区护理,T区使用控油产品,两颊使用保湿霜。皮肤缺水时会代偿性分泌更多油脂,适度保湿能维持水油平衡,减少粉刺形成。

3、规律去角质

每周1-2次使用浓度2%的水杨酸棉片或8%果酸面膜,帮助软化角质栓。物理磨砂膏每月不超过1次,避开炎症性粉刺部位。去角质后需加强防晒,新生角质层对紫外线更敏感。角质代谢异常会导致毛囊口堵塞,形成黑头和白头粉刺。

4、防晒隔离

每日使用SPF30以上、PA+++的轻薄防晒乳,油皮优选摇摇乐质地或凝胶型产品。紫外线会破坏胶原纤维弹性,导致毛孔周围支撑结构塌陷。室外活动需每2-3小时补涂,配合戴宽檐帽加强防护。彩妆前使用含硅石的妆前乳能暂时填补毛孔。

5、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乳制品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以及含锌的牡蛎、南瓜籽摄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会刺激皮脂腺增生,而维生素A能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护理期间避免用手挤压粉刺,防止感染留下痘印。枕巾每周更换2-3次,减少细菌滋生。若伴随红肿痘或囊肿,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持续护理4-6周后,皮肤纹理和毛孔状态会有明显改善。夜间可使用含视黄醇的护肤品帮助胶原重塑,但需建立耐受并严格避光使用。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内分泌失调会长闭合性粉刺吗?

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引起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的皮肤问题,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旺盛等因素相关。内分泌失调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间接诱发闭合性粉刺,常见于青春期、月经周期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

1、雄激素水平升高

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导致毛囊口堵塞形成闭合性粉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高雄激素血症,可能出现下颌、额头等部位反复长痘。治疗需调节内分泌,如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配合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改善角化。

2、皮质醇分泌异常

长期压力或熬夜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加剧皮脂分泌。这类患者常伴有皮肤油腻、毛孔粗大,需通过规律作息、减压运动调节,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3、胰岛素抵抗

高糖饮食引发的胰岛素抵抗会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刺激皮脂腺增生。此类患者往往伴随肥胖、黑棘皮病表现,需控制血糖指数,必要时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改善代谢,配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局部抗菌。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减或甲亢均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甲减患者因代谢减慢易出现角质堆积,甲亢患者出汗增多可能加重毛孔堵塞。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结果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调节,同时加强皮肤清洁保湿。

5、孕激素波动

经前期或围绝经期孕酮水平下降,打破雌激素/雄激素平衡,可能诱发"激素痘"。短期可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抗炎。避孕药需谨慎选择,避免含雄激素活性成分加重症状。

日常需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乳制品摄入,选用含水杨酸、烟酰胺的护肤品温和清洁。每周2-3次有氧运动帮助调节内分泌,避免过度去角质破坏屏障。若粉刺反复发作或伴随多毛、脱发等症状,建议检测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等明确病因。皮肤护理应坚持8-12周才能显效,切勿自行挤压导致感染留疤。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脸上长粉刺吃什么好?

脸上长粉刺可以适量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富含锌的牡蛎、含益生菌的酸奶、低升糖指数的燕麦以及抗氧化的绿茶,也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调整饮食结构。

一、食物1、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帮助调节皮脂腺分泌,减少毛囊角化过度。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建议蒸煮后食用以促进营养吸收,每周摄入3-4次为宜,避免与醋同食影响维生素A吸收。

2、牡蛎

牡蛎是天然锌元素的重要来源,锌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活性并减轻炎症反应。每100克牡蛎含锌约9毫克,可满足成人每日需求的90%,建议选择清蒸方式,每周食用1-2次,对海鲜过敏者应禁用。

3、酸奶

无糖酸奶含有的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研究显示持续8周每日摄入200克酸奶可改善痤疮严重度,选择含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乳效果更佳,冷藏保存以维持活性菌数量。

4、燕麦

燕麦的低升糖指数特性可避免胰岛素水平剧烈波动,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皮脂腺的刺激。建议选择钢切燕麦而非即食燕麦,搭配奇亚籽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每日早餐食用50克为宜。

5、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用80℃温水冲泡3分钟可保留90%以上活性成分,每日饮用2-3杯,避免空腹饮用以免刺激胃肠。

二、药物1、维A酸乳膏

维A酸乳膏通过调节毛囊角化过程改善粉刺,适用于非炎症性痤疮。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皮肤脱屑,建议晚间避光使用,避免与过氧苯甲酰制剂同时使用。对妊娠期妇女禁用。

2、过氧苯甲酰凝胶

过氧苯甲酰凝胶具有强效杀菌和溶解粉刺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炎症性痤疮。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建议从2.5%低浓度开始,与保湿剂间隔2小时使用。对衣物和毛发有漂白作用。

3、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抗生素制剂,适用于红色炎性丘疹。为避免耐药性,建议与过氧苯甲酰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12周。使用前需清洁患处并完全干燥。

4、阿达帕林凝胶

阿达帕林凝胶是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抗炎作用更强而刺激性更低。需连续使用8-12周见效,建议睡前薄涂全脸而非点涂,用药期间须严格防晒。不可与含酒精护肤品同用。

5、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化脓性粉刺。因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多与过氧苯甲酰组成复方制剂。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应避开眼周黏膜部位使用。

日常需保持每日2次温和洁面,选择无油配方的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含矿物油的化妆品。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但运动后需及时清洁汗液。避免用手挤压粉刺,外出时使用SPF30以上的物理防晒霜。建议每2个月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皮损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包皮包茎 结肠息肉 脑干肿瘤 腹股沟斜疝 脉络膜破裂 皮脂腺增生 耳源性脑积水 肝内胆管结石 颈椎骨质增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