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8人阅读
胃癌一般不会直接引起皮肤瘙痒,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肿瘤相关并发症或治疗副作用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胃癌多表现为上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化道症状,皮肤瘙痒需考虑其他合并因素。
胃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胆汁淤积有关。当肿瘤压迫胆管或发生肝转移时,可能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这种情况常伴随黄疸、尿液颜色加深等表现。皮肤瘙痒多从手掌脚掌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夜间症状可能加重。针对胆汁淤积引起的瘙痒,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考来烯胺散、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改善胆汁代谢,严重时需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
部分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等可能引发药物过敏反应或皮肤干燥,导致瘙痒症状。这类瘙痒通常伴有皮疹、脱屑等皮肤改变,停药后多可缓解。治疗期间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胃癌晚期患者若出现副肿瘤综合征,体内异常分泌的活性物质可能刺激皮肤,此时瘙痒多为全身性且顽固,需通过控制肿瘤进展来缓解症状。
胃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自行抓挠导致感染。日常应选择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沐浴后涂抹无刺激保湿霜。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羊毛等易致敏材质。若瘙痒影响睡眠,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镇静抗组胺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积极配合肿瘤原发病治疗是改善症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