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4人阅读
胃窦隆起糜烂不一定是癌,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的表现,但也存在癌变风险。胃窦隆起糜烂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胃镜活检明确性质。
胃窦隆起糜烂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形成局部隆起伴糜烂,患者常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胃溃疡引起的隆起糜烂多伴有规律性疼痛,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检测。这类情况通常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三联疗法,同时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少数胃窦隆起糜烂可能提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当病灶表面呈结节状、边缘不规则或伴有出血时,需高度警惕。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能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呕血黑便等症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根治性胃切除术联合化疗。胃镜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发现异型增生或癌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发现胃窦隆起糜烂应及时完善胃镜及活检检查,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完成抗菌治疗,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灶变化。若出现呕血、消瘦等报警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