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48人阅读
胃息肉手术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观察症状、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胃息肉手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感染、应激反应、麻醉反应、伤口炎症、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术后出现低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方式。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每次擦拭10分钟。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额头或腋下,避免冻伤皮肤。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
2、调整饮食术后发热期间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升以内。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体温超过38℃时需增加饮水量,每日不少于2000毫升。
3、观察症状需持续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同时观察是否伴随寒战、腹痛、切口渗液、呕血等异常症状。术后3天内体温波动在37.5-38℃属常见应激反应,若持续超过38.5℃或出现弛张热需警惕感染。
4、遵医嘱用药确认感染性发热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体温超过38.5℃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
5、及时就医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判断感染程度,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或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避免剧烈咳嗽、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1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吞咽困难等异常及时返院检查。饮食需循序渐进,从流食过渡到普食约需2-4周,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