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0人阅读
手腕骨折两年后仍有疼痛可能与骨折愈合不良、创伤性关节炎、肌腱粘连、神经损伤或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骨折愈合不良骨折端未完全愈合或存在畸形愈合时,可能持续产生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骨痂形成不全或对位不良。需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功能,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2、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累及关节面可能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僵硬、肿胀和活动时疼痛,天气变化时症状可能加重。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晚期可能需要关节融合术。
3、肌腱粘连骨折后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典型症状为特定方向活动时疼痛明显,被动拉伸可诱发剧痛。康复治疗包括超声波理疗和渐进式功能锻炼,顽固性粘连需手术松解。
4、神经损伤骨折时可能伴随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表现为灼痛、麻木或肌力下降。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损伤可通过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压迫需神经松解术。
5、慢性炎症骨折部位可能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与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表现为持续性隐痛,热敷可暂时缓解。可尝试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炎症,配合冲击波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日常应注意避免手腕过度负重,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力,每日用40℃温水浸泡手腕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夜间痛醒,需立即复查排除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饮食上适当增加牛奶、虾皮等含钙食物,有助于骨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