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8人阅读
五岁儿童急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急性胃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应激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发病初期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缓解胃肠负担。症状减轻后可尝试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蒸蛋等低脂低纤维饮食。避免食用冷饮、油炸食品及含糖量高的零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
2、补充水分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可每10-15分钟喂服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哭时无泪、口唇干裂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家长需避免直接饮用碳酸饮料或果汁替代补液。
3、热敷腹部用40℃左右温水袋隔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热敷期间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烫伤。若患儿出现腹部拒按或持续哭闹,应立即停止热敷并就医排查急腹症。
4、遵医嘱用药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呕吐严重可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菌群。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皮肤弹性差等危重症状,或居家护理24小时无改善,需急诊处理。就医时家长应详细记录患儿呕吐物性状、排便次数、饮食记录等信息供医生参考,必要时需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等检查。
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1-2周,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末、豆腐等。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避免集体生活交叉感染。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一周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复诊评估。日常培养规律进食习惯,控制零食摄入量,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