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96人阅读
膝盖脱臼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膝盖脱臼通常由外伤、关节松弛、韧带损伤、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剧烈运动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急性膝盖脱臼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脱臼方向采用牵引或推挤手法使髌骨归位,操作前可能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缓解疼痛。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关节对位情况,避免合并骨折或软骨损伤未及时发现。
2、固定制动复位后需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托固定4-6周,限制膝关节屈曲活动。固定期间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韧带修复,同时进行踝泵训练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拆除固定装置前需复查X线片评估关节稳定性。
3、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肿胀,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存在关节腔积血,可能需穿刺抽吸后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慢性反复脱臼者可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
4、物理治疗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初期采用超声波治疗促进软组织修复,中期通过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增强肌力,后期借助平衡垫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热敷与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5、手术治疗反复脱臼或合并韧带断裂需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严重骨性结构异常可能需胫骨结节移位术。术后需佩戴可调节支具,逐步恢复关节功能。术前需完善CT三维重建评估关节匹配度。
膝盖脱臼后3个月内避免跑跳、深蹲等动作,行走时可使用弹性髌骨固定带。日常加强股内侧肌训练,坐位时保持膝关节90度屈曲。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维持骨强度。若出现关节卡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复查MRI排除关节内游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