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14人阅读
下牙第二磨牙一般是可以拔除的,但需根据牙齿健康状况、功能需求及口腔整体情况综合评估。若存在严重龋坏、根尖病变或正畸需求等情况,通常建议拔除;若牙齿结构完整且对咀嚼功能有重要作用,则优先考虑保留。
当第二磨牙因龋坏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无法修复,或出现根尖周炎反复发作时,拔牙可避免感染扩散。这类牙齿常伴随咀嚼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拔除后可通过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恢复功能。智齿萌出异常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龋坏也是常见拔牙指征,此时拔除阻生智齿后需评估第二磨牙是否需同期处理。
对于正畸治疗中需要调整咬合关系的病例,若第二磨牙严重错位影响整体矫治效果,可能需拔除以获得间隙。但若该牙与对颌牙形成稳定咬合接触,尤其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时,第二磨牙作为关键咀嚼单元应尽量保留。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评估拔牙风险。
拔牙前需拍摄全景片或锥形束CT明确牙根形态与邻牙关系,术中采用微创器械减少骨损伤。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进食温凉软食,按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若计划后期修复,建议拔牙后3-6个月进行缺牙区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