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28人阅读
夏天头晕可能与脱水、中暑、低血糖、贫血、耳石症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补充水分、降温处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脱水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容量不足引发脑部供血减少。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需立即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长时间暴晒。若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补液治疗。
2、中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伴随恶心呕吐、肌肉痉挛。需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动脉,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重度中暑可能出现热射病,需使用冰毯降温并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
3、低血糖夏季食欲减退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调节异常,血糖低于3.9mmol/L时出现冷汗、手抖。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巧克力,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
4、贫血铁元素摄入不足或慢性失血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脑组织缺氧引发眩晕。常见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重度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
5、耳石症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表现为头位变动时短暂旋转性眩晕。可通过Epley复位法治疗,药物可选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反复发作需行前庭康复训练。
夏季预防头晕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外出佩戴遮阳帽,空调房定时通风。饮食增加绿豆汤、西瓜等清热食物,避免空腹运动。有慢性病史者应规律监测血压血糖,突发持续头晕伴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送医。高温作业人群建议每2小时在阴凉处休息,必要时服用仁丹等防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