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下呼吸道包括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上呼吸道感染能吃什么食物?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可通过食用蜂蜜、鸡汤、温开水、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方式缓解症状。

1、蜂蜜:蜂蜜具有润喉、抗菌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和喉咙痛。每日可饮用1-2次蜂蜜水,每次取1-2勺蜂蜜溶于温水中。

2、鸡汤:鸡汤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建议选择清炖鸡汤,避免添加过多油脂和调味料。

3、温开水: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喉咙不适,同时促进新陈代谢。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分多次饮用。

4、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建议每日食用1-2份新鲜水果。

5、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加重胃肠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或轻度拉伸,有助于增强体质,加速康复。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食物中毒类型包括哪些?

食物中毒类型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寄生虫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由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常见于未煮熟或储存不当的肉类、蛋类、乳制品。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及对症处理。

2、病毒性食物中毒:常见病毒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多因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引起,症状为呕吐、腹泻。治疗以补液、休息为主,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三次。

3、化学性食物中毒:由农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引起。症状包括腹痛、头晕、恶心。治疗需尽快清除毒物,使用解毒剂如活性炭颗粒,每次5g,每日两次及对症处理。

4、寄生虫性食物中毒: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绦虫。多因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水引起。治疗包括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片400mg,单次服用及对症处理。

5、真菌性食物中毒: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如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霉变谷物、坚果。症状包括肝损伤、神经症状。治疗需停止食用污染食物,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胶囊140mg,每日三次及对症处理。

预防食物中毒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或变质食物,定期清洗餐具和厨房用具,保持手部清洁。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应往里面吹多少毫升?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以确保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同时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心肺复苏CPR中的人工呼吸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吹气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成人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毫升,儿童和婴儿则需相应减少。吹气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心脏回流和复苏效果,因此需严格控制吹气量和频率。

1、吹气量控制: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吹气时需观察胸廓起伏,确保气体有效进入肺部。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配合,每分钟10-12次。

2、呼吸道管理:在吹气前需确保呼吸道畅通,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吹气时需捏住患者鼻子,确保气体进入肺部而非从鼻腔逸出。

3、吹气频率与节奏: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的30:2比例配合进行。吹气时需保持节奏稳定,避免过快或过慢。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

4、观察与调整:吹气后需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如无胸廓起伏,需重新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调整吹气角度和力度。吹气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复苏策略。

5、特殊人群处理:儿童和婴儿的吹气量需相应减少,儿童每次吹气量约为300-400毫升,婴儿约为100-150毫升。吹气时需注意力度,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肺损伤。特殊人群的吹气频率和胸外按压比例也需相应调整。

昏迷或猝死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吹气量和频率需严格控制。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提高心肺功能,降低猝死风险。护理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支气管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吗?

支气管炎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它是一种涉及支气管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1、病因: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暴露等因素有关。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长期吸烟会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2、症状: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转为湿咳。慢性支气管炎则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尤其在早晨和冬季症状加重,伴有气短、喘息等症状。

3、诊断: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干湿啰音等来判断。必要时可进行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辅助诊断,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4、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止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等。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则包括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氧疗或机械通气。

5、预防:预防支气管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日常护理中,建议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止咳化痰药、抗生素等方式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次,每日两次、利巴韦林片剂,200mg/次,每日三次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早期使用效果更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解热镇痛药:感冒常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剂,500mg/次,每日三次、布洛芬胶囊,400mg/次,每日三次可缓解不适。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3、抗组胺药:过敏反应可能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剂,10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剂,10mg/次,每日一次可减轻过敏症状。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4、止咳化痰药:咳嗽、咳痰是感冒的常见症状,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每日三次、复方甘草片片剂,2片/次,每日三次可缓解症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5、抗生素:细菌感染可能继发于病毒感染,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头孢呋辛片剂,250mg/次,每日两次可治疗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脑瘫 腭裂 天花 扁骨盆 皮下结节 房间隔缺损 臂丛神经损伤 马尔堡病毒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