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5人阅读
小儿多囊肾需注意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血压、预防感染、调整饮食结构及避免剧烈运动。小儿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可能伴随肾功能减退或高血压。
1、定期监测肾功能患儿需每3-6个月复查血肌酐、尿素氮及肾脏超声,评估囊肿进展和肾功能变化。若出现尿量减少、水肿或食欲下降,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损伤,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中成药辅助延缓病情,但须严格遵医嘱。
2、控制血压约半数患儿会合并高血压,需每日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持续超过同龄儿童正常值时,可能需使用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家长应避免患儿摄入高盐食品,如腌制类零食或加工肉类。
3、预防感染囊肿增大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发热、排尿疼痛。日常应保证每日饮水量,女童便后清洁需从前向后擦拭。确诊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但不可自行用药。
4、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豆制品及动物内脏。合并高血压时需将每日盐分控制在3克以内。
5、避免剧烈运动囊肿受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破裂出血,禁止参与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建议选择游泳、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佩戴腰部护具。若突发剧烈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平卧并送医。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至儿科或肾内科专科随访,通过尿常规、肾脏CT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生长迟缓或贫血症状,可能需联合营养科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