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6人阅读
小儿发烧咳嗽肺炎可通过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药物、必要时住院治疗等方式处理。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吸入异物、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保持充足休息患儿需卧床静养,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肺负担。卧室应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咳嗽频率及痰液性状。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2、适当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体液流失,家长需每2小时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适量饮用温热的梨水或苹果汁,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液浓度。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禁用酒精擦浴。可配合使用退热贴敷贴额头,每次持续4小时。若出现寒战应停止物理降温,及时测量肛温确认实际体温。
4、遵医嘱使用药物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严禁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
5、必要时住院治疗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2%等情况需住院治疗。重症肺炎可能需要进行氧疗、雾化吸入或静脉输液,极少数病例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住院期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呼吸道隔离措施。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蒸蛋羹等,少量多餐避免呛咳。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粥、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再次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