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8人阅读
小孩掉牙两年了还不长可能与乳牙早失、恒牙胚发育迟缓、缺钙、外伤或先天性缺牙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检查、X线片诊断、营养补充、正畸干预或手术导萌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口腔科就诊。
1、乳牙早失乳牙因龋坏或外伤过早脱落时,牙龈组织可能过度增生覆盖牙槽窝,阻碍恒牙萌出。临床表现为局部牙龈肥厚发白,触诊有硬结感。需通过牙龈切除术暴露萌出通道,术后可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必要时佩戴间隙保持器。
2、恒牙胚发育迟缓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严重营养不良可能延迟恒牙矿化进程,X线片显示牙冠形态未完全形成。建议检查血清钙磷水平,适量补充碳酸钙D3颗粒,日常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摄入。多数病例在骨龄追赶后能自然萌出。
3、缺钙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会导致牙槽骨密度不足,影响恒牙萌出动力。患儿可能伴有多汗、方颅等体征,可通过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确诊。治疗需口服维生素AD滴剂配合阳光照射,同时补充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持续3-6个月可见改善。
4、外伤影响乳牙外伤导致恒牙胚移位时,可能形成骨性粘连或萌出方向异常。曲面断层片能显示牙根与颌骨的异常融合。轻度移位可通过正畸牵引矫正,严重病例需行开窗助萌术,术后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炎症。
5、先天性缺牙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等遗传疾病可能导致恒牙先天缺失,全口曲面断层片可见牙胚缺如。对于单个牙缺失可采用义齿修复,多颗牙缺失需进行种植修复或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春期前可暂时佩戴活动义齿维持咀嚼功能。
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口腔全景片监测恒牙发育情况,日常注意补充鱼肝油、海产品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避免过硬食物造成牙龈损伤。建议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定期进行涂氟防龋处理。若12岁后仍无萌出迹象需考虑永久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