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4人阅读
小孩胳膊肘受伤可通过冷敷、制动保护、观察症状、药物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应对。小孩胳膊肘受伤通常由跌倒碰撞、运动损伤、关节脱位、骨折、软组织挫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受伤后24小时内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帮助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感。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局部出现皮肤青紫或淤血加重,应立即停止冷敷。
2、制动保护用三角巾或弹性绷带悬吊固定患肢,限制肘关节活动。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患肢高于心脏位置,减轻血液回流压力。避免提重物或进行跑跳等剧烈动作,防止二次损伤。制动时间一般需要维持2-3天,具体根据损伤程度调整。
3、观察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持续哭闹、拒绝活动患肢、关节明显变形等情况。注意检查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及感觉异常。记录肿胀程度和疼痛变化,若48小时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发热,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损伤需要医疗干预。
4、药物治疗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消炎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成人药物或超剂量用药,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
5、就医处理当出现关节畸形、异常声响、无法自主活动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排除骨折或脱位。通过X线检查明确损伤类型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专业处理。对于开放性伤口或持续出血,需急诊清创缝合预防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患肢清洁干燥,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是否过紧。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2周内限制参与对抗性运动,逐步进行握拳、屈伸等康复训练。家长应教育儿童在玩耍时注意防护,佩戴护具进行高风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