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9人阅读
小孩起水痘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观察症状、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水痘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皮肤瘙痒、乏力等症状。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刺激皮肤。退热贴可贴于额头辅助降温,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不退,建议家长及时就医。
2、补充水分发烧时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家长需每2小时给孩子饮用100-200毫升温开水,也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胃肠负担。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液量。
3、调整饮食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鸡蛋羹、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辛辣、油炸食品刺激皮疹。体温较高时可暂时采用流质饮食,待退热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4、观察症状家长需每日记录体温变化,检查皮疹是否出现化脓感染。若发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或嗜睡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水痘皮疹结痂前需避免抓挠,可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
5、遵医嘱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适用于儿童退热,布洛芬混悬液可缓解发热不适,阿昔洛韦颗粒用于抗病毒治疗。严禁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按体重计算剂量使用。
保持室内温度20-24摄氏度,每日通风2次。患儿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皮疹瘙痒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水痘具有强传染性,需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热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咳嗽、呕吐等症状,须及时前往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