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11人阅读
小孩下巴有个硬块可能与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颌下腺炎、甲状舌管囊肿、腮腺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淋巴结炎下巴硬块常见于颌下淋巴结炎,多由口腔或咽喉感染引起。患儿可能伴随发热、局部压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缓解肿胀。
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可能导致囊肿形成,触诊为边界清晰的圆形硬块。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疼痛。较小囊肿可观察,感染时需使用红霉素软膏等外用药,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3、颌下腺炎唾液腺导管阻塞或细菌感染可引发颌下腺炎症,表现为进食时下巴肿胀疼痛。治疗包括增加饮水、按摩腺体促进分泌,必要时使用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4、甲状舌管囊肿胚胎发育残留的甲状舌管未闭锁形成囊肿,位于颈部中线位置,可随吞咽移动。多数需手术切除防止感染复发,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明确范围。
5、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会导致腮腺肿大,可能波及颌下区域。患儿常有发热、咀嚼疼痛等症状。需隔离休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家长发现孩子下巴硬块时,应避免按压刺激,记录硬块大小变化及伴随症状。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若硬块持续增大、出现发热或影响吞咽,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增强孩子免疫力,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疫苗接种需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