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4人阅读
小孩子吞下杏核可通过密切观察、饮食调整、催吐处理、内镜取出、外科手术等方式处理。杏核误吞可能与儿童好奇心强、家长监护不足、食物存放不当、吞咽功能未完善、误食行为模仿等因素有关。
1、密切观察杏核直径小于2厘米且表面光滑时,多数可随粪便排出。家长需连续3天检查儿童排便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腹痛、呕吐、拒食等症状。若儿童出现哭闹不安、流涎增多或呼吸困难,可能提示杏核卡在食管或气管,需立即就医。
2、饮食调整误吞后24小时内可给予面包、香蕉等软质食物包裹杏核,帮助其通过消化道。避免食用芹菜、金针菇等粗纤维食物,防止纤维缠绕杏核。每日分次饮用100-200毫升蜂蜜水润滑肠道,但1岁以下婴儿禁用蜂蜜。
3、催吐处理误吞后1小时内且儿童意识清醒时,可用压舌板刺激舌根催吐。此方法适用于杏核尚未进入十二指肠的情况,但禁止对昏迷或抽搐患儿使用。催吐后需检查呕吐物确认是否排出异物,若未发现杏核需进一步就医。
4、内镜取出当杏核卡在食管或胃部超过24小时,或出现吞咽疼痛、呕血时,需行胃镜检查。儿童常用奥林巴斯GIF-XP290N型细径胃镜,术前需禁食6小时。内镜可同时处理杏核造成的黏膜划伤,术后2小时方可饮水。
5、外科手术杏核引起肠梗阻或穿孔时需紧急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异物取出术或肠管部分切除术。术前需进行CT三维重建定位异物,术后需禁食3-5天并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预防感染。手术适应证包括持续腹胀、腹膜刺激征或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
家长应将坚果类食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密封容器,进食时避免说笑跑跳。日常可训练儿童识别危险物品,选择去核水果作为零食。若误吞后出现面色青紫、剧烈咳嗽,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呼叫急救。建议定期检查玩具小零件是否松动,购买食物时注意包装警示标识。儿童活动区域应保持地面清洁,及时清理果核等细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