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8人阅读
斜视手术后出现屈光不正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前屈光状态未矫正、术后调节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斜视手术主要针对眼外肌进行调整,但可能间接影响眼球屈光系统,导致暂时性或持续性屈光状态改变。
斜视手术过程中对眼外肌的牵拉或缝合可能改变眼球形状,尤其是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术后角膜曲率或眼轴长度可能发生微小变化。部分患者术前存在未被充分矫正的屈光不正,术后眼球位置改变可能使原有屈光问题显现。手术还可能干扰睫状肌调节功能,特别是儿童患者调节能力较强,术后可能出现调节性屈光不正。术后炎症反应或瘢痕形成可能影响角膜透明度或晶状体位置,导致散光或近视度数波动。长期单眼抑制的患者术后突然恢复双眼视功能时,大脑对模糊像的耐受度降低,可能暴露出潜在的屈光缺陷。
建议术后定期复查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良好用眼姿势。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揉眼。若出现视物模糊、重影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术后3-6个月内屈光状态可能持续变化,需配合视功能训练帮助视觉系统适应新的眼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