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9人阅读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破裂,但发生率较低。心脏破裂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的1-7天内,多见于大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的心肌组织会逐渐软化,在心脏收缩时承受的压力下可能发生破裂。左心室游离壁是最常见的破裂部位,可导致心包填塞和猝死。高龄、女性、首次心肌梗死、未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脏破裂的风险。通过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症状并尽快就医,接受溶栓或介入治疗恢复血流,有助于减少心肌坏死范围,降低心脏破裂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即使经过规范治疗,仍可能因梗死面积过大或心室壁过薄而发生心脏破裂。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血压骤降、意识丧失,需紧急心包穿刺和外科手术修补。部分亚急性破裂患者可能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胸闷气促,通过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包积液和心室壁连续性中断。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和心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估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如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