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不孕不育 >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疾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为什么会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内分泌失调、肥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痤疮、不孕等症状。

1、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若母亲或姐妹患有该病,个体患病风险增加。治疗上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来改善症状,必要时需就医进行药物干预。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导致卵巢功能异常。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包括低糖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度运动,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

3、内分泌失调: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比例失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特征。治疗可采用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或使用螺内酯等抗雄激素药物。

4、肥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内分泌紊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控制体重是治疗的关键,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减轻体重,改善代谢状态。

5、慢性炎症:慢性低度炎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如补充ω-3脂肪酸、维生素D,以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注重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减轻压力,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能不能怀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提高怀孕几率。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由激素失衡、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激素失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排卵障碍。通过口服避孕药如达英-35,每日1片、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每日50-100mg等调节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复排卵功能。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特征,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每日500-2000mg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排卵。同时,低糖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较高。虽然无法改变遗传因素,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怀孕几率。

4、肥胖:肥胖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影响排卵和受孕。通过控制饮食如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规律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方式减重,可以改善内分泌状态,提高怀孕成功率。

5、慢性炎症:慢性低度炎症可能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影响卵巢功能。通过抗炎饮食如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每日500mg等方式,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育能力。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适量运动如瑜伽、游泳、心理调节如冥想、正念练习等方式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怀孕几率。同时,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排卵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实现怀孕目标。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规律、多毛、痤疮和肥胖等,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月经不规律是主要表现,常伴有排卵障碍;多毛和痤疮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肥胖则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治疗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使用口服避孕药或胰岛素增敏剂等。 1、月经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或闭经,这与卵巢功能异常和排卵障碍有关。治疗可通过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或使用促排卵药物帮助恢复排卵功能。 2、多毛和痤疮: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胸部或背部多毛,以及痤疮问题。治疗可使用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或局部使用维A酸类药物改善皮肤状况。 3、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治疗建议采用低糖、低脂饮食,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4、不孕: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治疗可通过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或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提高受孕几率。 5、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问题。治疗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必要时使用降脂药或降压药,同时加强生活方式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需根据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才能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远期并发症。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和诊断标准,前者是超声检查结果,后者是伴有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等的临床综合征。多囊卵巢指超声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但患者可能无其他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则需满足月经稀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表现或超声多囊样改变中的两项。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多囊卵巢是超声检查结果,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每个卵巢内可见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卵泡呈串珠样排列。这种情况可能由遗传、环境因素或生理变化引起,患者可能无月经异常或高雄激素表现,属于正常生理变异,无需特殊治疗。 2、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除超声多囊样改变外,还需满足以下两项:月经稀发或无排卵,表现为月经周期超过35天或每年少于8次;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脱发或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胰岛素抵抗、肥胖等多种因素。 3、生活方式调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建议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如增加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4、药物治疗包括调节月经周期、改善高雄激素表现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调节月经周期;螺内酯或氟他胺可改善高雄激素表现;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5、手术干预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可降低雄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卵巢楔形切除术可减少卵巢体积,改善内分泌环境。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后需长期随访。 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病因、诊断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囊卵巢可能无需治疗,而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综合干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远期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高生活质量。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能治好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改善症状,但需结合西医治疗进行综合管理。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改善内分泌失调,缓解月经不规律、痤疮等症状,同时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西医药物干预。 1、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通过辨证施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和推拿。中药调理如使用当归、白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或苍术、茯苓等健脾祛湿药物,具体方剂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由中医师开具。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三阴交、关元等,调节内分泌功能。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腹部和腰部,促进气血运行。 2、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如达英-35,用于调节月经周期;二甲双胍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用于帮助受孕。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3、饮食调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尤为重要。建议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避免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轻炎症。 4、心理调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不可忽视。患者常因月经不规律、不孕等问题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建议通过冥想、瑜伽等放松方法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长期坚持,结合西医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激素水平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对改善病情至关重要。中医治疗虽不能完全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结肠癌 面肌痉挛 颞叶肿瘤 尺骨干骨折 酒精性肝炎 三叉神经痛 口腔扁平苔癣 恶性血管内皮瘤 后天性动静脉瘘 急性失血性贫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