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11人阅读
心肌缺血是否属于大病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需要重视的疾病,但少数情况可能仅为短暂性生理变化。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可能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加速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劳累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规范用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配合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通常能有效控制病情。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心肌缺血的严重类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这类患者往往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需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堵塞程度,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放置支架。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引发心源性休克等致命并发症。
存在心肌桥等先天性血管异常时,心肌收缩可能压迫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段造成暂时性缺血。这类情况在静息状态下多无症状,剧烈运动时可能出现一过性胸闷。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建议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肌功能。部分更年期女性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出现非特异性ST-T改变,这种功能性心肌缺血往往与情绪波动相关,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可改善症状。
建议心肌缺血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日常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每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若出现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