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9人阅读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多数情况下可治愈,但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炎可通过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3-6个月,减轻心脏负荷。避免任何体力活动直至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恢复正常。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执行休息方案,学校活动需暂缓。
2、营养支持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热量控制在25-30kcal/kg。可适量补充辅酶Q10、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限制钠盐摄入在3-5g/日,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在2g/日以下。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3、抗病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疗程一般为7-14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4、免疫调节治疗重症患者可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适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初始剂量30-60mg/日,逐渐减量。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软胶囊可用于难治性病例,需监测血药浓度。
5、对症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心律失常者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胸痛明显时可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心肌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肌酶,监测病情变化。恢复期应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如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水分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适度进行康复训练,以不引起心悸气促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