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31人阅读
心力衰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锻炼,推荐方式主要有步行、骑固定自行车、呼吸训练、抗阻训练、水中运动等。运动需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强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1、步行步行是最安全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建议选择平坦路面,速度以不引起气促为宜。可从每天5-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至30分钟。运动时需监测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次/分。若出现下肢水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
2、骑固定自行车坐式骑行可减少下肢静脉淤血风险,阻力设置为轻微档位,每次15-20分钟。该运动能增强下肢肌力且对关节冲击小,适合合并骨关节炎的患者。运动前后需测量血压,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应暂停。
3、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改善肺功能,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嘴唇呈吹口哨状缓慢吐气。该训练可降低呼吸肌耗氧量,缓解活动后气促症状,尤其适合伴有肺淤血的患者。
4、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1-2公斤小哑铃进行上肢训练,每周2-3次,每组动作重复8-12次。重点锻炼肩部、手臂肌肉群,避免屏气动作。研究显示适度抗阻训练可提高肌肉摄氧能力,但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需谨慎。
5、水中运动水温保持30-32℃的浅水区行走或水中体操,利用浮力减轻心脏负荷。每次不超过20分钟,需有专人监护。水中运动对改善血液循环效果显著,但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前应完成心肺运动试验评估风险,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冬季注意保暖。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的补充。每周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需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