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怎么做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流泪和心肺循环的判断方法?

流泪与心肺循环功能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体征检测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判断依据包括流泪性质评估、心肺相关症状筛查、基础生命体征测量、实验室指标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

1、流泪性质:

生理性流泪通常由情绪波动或外界刺激引发,表现为双侧对称、泪液清亮且无眼部充血。病理性流泪可能伴随单侧溢泪、泪液黏稠或结膜充血,需警惕鼻泪管阻塞或角膜炎等局部病变。心肺疾病导致的反射性流泪常合并呼吸困难、胸闷等典型症状。

2、心肺症状:

心肺功能异常引发的流泪多伴随特征性症状。左心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流泪,慢性阻塞性肺病者常见咳嗽咳痰时流泪。肺动脉高压患者活动后流泪常合并口唇紫绀,需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辅助判断。

3、生命体征:

基础体征测量可提供重要线索。静息状态下心率>100次/分或<60次/分伴流泪需警惕心律失常。血压监测中脉压差增大伴流泪可能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呼吸频率>20次/分伴流泪应考虑呼吸衰竭可能,需立即进行血气分析。

4、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指标具有鉴别价值。心肌酶谱升高伴流泪需排查急性冠脉综合征,脑钠肽水平异常增高提示心源性流泪。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伴流泪应考虑呼吸功能不全,D-二聚体显著升高需排除肺栓塞可能。

5、影像学评估:

胸部X线可发现心影扩大、肺淤血等结构性改变。心脏超声能准确评估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CT血管成像对肺栓塞诊断具决定性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金标准,肺部通气灌注扫描有助于肺血管病变鉴别。

日常需注意记录流泪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监测静息与活动后心率变化。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储备功能,建议选择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吸烟者必须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为宜。出现持续流泪合并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2017年心肺复苏的步骤?

2017年心肺复苏的步骤主要包括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呼救求助、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五个关键环节。

1、评估环境:

施救者需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患者和自身造成二次伤害。观察周围是否存在漏电、火灾、坠落物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环境评估应在10秒内完成,确保后续操作的安全性。

2、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快速检查呼吸状态,通过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是否存在自主呼吸。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3、呼救求助:

在确认患者需要急救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指定他人拨打。准确报告事发地点、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准备使用,若现场有其他人可协助进行轮流按压。

4、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掌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

5、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捏住患者鼻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观察胸廓抬起。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若不愿或不能进行人工呼吸可仅做持续胸外按压。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注意保持按压深度和频率的稳定性,避免过度通气。每2分钟更换按压者以防疲劳,持续操作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未经培训者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按压位置错误可能导致肋骨骨折,但不应因此停止抢救。日常建议参加正规急救培训,掌握AED使用方法,定期复习急救知识以提高应急能力。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步骤是什么?

新生儿窒息复苏需立即采取标准化干预措施,主要步骤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和评估监护。

1、清理呼吸道:

迅速将新生儿置于辐射保暖台,摆正头部呈轻度仰伸位。用吸球或吸管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喉镜直视下清理气管内胎粪。操作需在30秒内完成,避免低温刺激加重缺氧。

2、建立呼吸:

若清理后仍无自主呼吸,立即用新生儿复苏囊进行正压通气,频率40-60次/分。面罩需覆盖口鼻形成密闭,观察胸廓起伏。持续30秒后评估心率,低于60次/分需升级干预。

3、维持循环:

对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者实施胸外按压,采用双拇指法或两指法,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1/3,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1。每60秒评估心率恢复情况,直至稳定在100次/分以上。

4、药物治疗:

经通气按压后心率仍低于60次/分时,需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严重酸中毒者可给予碳酸氢钠纠正,低血容量患儿需输入生理盐水扩容。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计算新生儿体重剂量。

5、评估监护:

复苏成功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观察呼吸模式、肌张力及反应性。延迟结扎脐带可改善血容量,维持体温在36.5-37.5℃。记录Apgar评分及干预时间点,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复苏后需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持续观察,保持适宜环境温湿度,避免声光刺激。母乳喂养应延迟至生命体征完全稳定,初期可采用微量喂养方式。定期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早期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征兆。家长需接受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详细解释病情及预后,建立长期随访计划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主要用于危重病患者的体外心肺支持。ECMO的应用范围主要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手术后心功能衰竭、暴发性心肌炎、严重创伤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因肺部炎症导致严重低氧血症,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足够氧合时需考虑ECMO治疗。ECMO可替代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等症状。

2、心脏手术后心功能衰竭:

心脏直视手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当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无效时需ECMO支持。ECMO可减轻心脏负荷,维持全身血液循环。患者多表现为血压难以维持、尿量减少、四肢末梢湿冷等循环衰竭征象。

3、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因心肌广泛炎症导致泵功能急剧恶化。ECMO可暂时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等待心肌炎症消退。这类患者常突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心电图显示广泛ST段改变。

4、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创伤、感染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时,ECMO可提供心肺功能支持。通过维持重要器官灌注,为其他器官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患者多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多系统损害表现。

5、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因肺动脉高压导致严重低氧血症时,ECMO可有效改善氧合。通过体外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力,促进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过渡。患儿通常表现为出生后即刻出现的紫绀、呼吸窘迫等症状。

ECMO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必要时采用肠外营养。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肢体活动,定期复查心肺功能。家属需配合医疗团队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出院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随访评估心肺功能恢复情况。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心肺复苏术主要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血液循环与氧气供应,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无反应且呼吸异常或停止,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判断过程需在10秒内完成,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2、立即呼救:

指定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单人施救时先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再呼救,婴幼儿及溺水者需优先实施5组按压通气后再呼救。

3、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侧方,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交叉垂直向下按压。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4、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解除舌根后坠,一手压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托起下颌骨。怀疑颈椎损伤时使用推举下颌法,避免颈部过度伸展。

5、人工呼吸:

捏紧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每次吹气量约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持续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循环。日常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保持技能熟练,公共场所建议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施救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变化,按压间隙避免中断超过10秒。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急救后需协助患者保持复苏体位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支持恢复。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喉蹼 肺栓塞 类丹毒 酒精性肝病 免疫缺陷病 颈椎骨质增生 继发性高血压 溃疡性结肠炎 轻度抑郁发作 前列腺钙化灶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