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99人阅读
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尿失禁,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心脏病患者出现尿失禁通常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体液潴留或药物副作用有关。
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时,可能引发全身性体液潴留,包括盆腔充血。这种情况下,膀胱受压或盆底肌功能受影响,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部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利尿剂可能增加排尿频率,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膀胱收缩功能。长期卧床的心脏病患者也可能因活动减少导致盆底肌松弛。
少数严重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调节异常,影响膀胱控制中枢功能。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患者可能因极度虚弱无法及时如厕。某些心脏手术后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也可能暂时影响排尿功能。心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时,可能加重周围神经病变对膀胱功能的损害。
心脏病患者出现尿失禁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日常生活中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控制液体摄入时间,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夜间可使用成人护理用品,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同时不要自行调整心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