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4人阅读
心脏负荷过重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氧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负荷过重可能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或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戒烟限酒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建议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
2、药物治疗呋塞米片能促进钠水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适用于伴水肿患者。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但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可扩张血管减轻后负荷,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钾水平。
3、控制原发病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需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贫血患者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同时排查消化道出血等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改善通气。
4、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建议低流量吸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高原性心脏病患者进入平原地区后症状多能自行缓解。
5、手术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需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改善血流动力学。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导致肺动脉高压时,应尽早进行缺损修补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的惊吓或激动。睡眠时采取高枕卧位可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定期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诊。饮食遵循低脂、低盐、高纤维原则,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避免长时间泡热水澡或桑拿,沐浴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