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6人阅读
心脏支架术后低血压可能由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迷走神经反射、心肌功能受损、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补液量、药物剂量评估、心功能监测、体位管理、疼痛控制等方式干预。
1、血容量不足术中失血或术后限制饮水可能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需根据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调整补液速度,必要时输注生理盐水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术后24小时内应每小时记录尿量,维持尿量在30毫升以上。
2、药物副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替格瑞洛片、降压药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能协同导致血压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应暂停降压药物。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时需严格控制滴速。
3、迷走神经反射导管拔除时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可能触发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可突发面色苍白、心率减慢等症状。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注射液0.5毫克,同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有助于预防该反应。
4、心肌功能受损再灌注损伤或支架内急性血栓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这种情况常见心电图ST段改变合并血压骤降。需紧急复查冠脉造影排除血栓,必要时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溶栓治疗。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可短期改善心功能。
5、血管迷走性晕厥术后焦虑或疼痛刺激可能诱发血管异常扩张。典型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伴血压骤降。立即平卧并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注射液0.1毫克,持续心电监护至生命体征稳定。术前心理疏导和术后充分镇痛可降低发生概率。
术后应保持平卧位6-8小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逐步过渡到坐位和站立。每日监测血压3次并记录波动情况,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需及时就医。饮食上分次少量饮用淡盐水补充血容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床边踏步练习每次5分钟,每日2-3次,逐步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