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99人阅读
新生儿冻伤可能会引起硬肿症。硬肿症是新生儿因寒冷损伤导致的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冻伤后若未及时复温或护理不当,可能诱发硬肿症。
新生儿皮肤薄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时,皮下脂肪容易凝固形成硬块,伴随皮肤发红、发硬、水肿等症状。轻度冻伤若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用温热毛巾包裹肢体、调整室温至26-28摄氏度,通常不会发展为硬肿症。但若冻伤面积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寒冷刺激会导致微循环障碍,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硬肿症,表现为四肢或躯干皮肤硬如橡皮、按压无凹陷,严重时可出现拒奶、哭声微弱等全身症状。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合并感染的新生儿风险更高。这类患儿体内棕色脂肪储备不足,产热能力差,轻微受凉即可导致体温不升。若冻伤后未及时就医,可能快速进展为重度硬肿症,甚至引发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立即转入暖箱复温,并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日常需注意新生儿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发现皮肤发硬、肿胀时,禁止用力揉搓或局部热敷,应尽快就医。硬肿症患儿需住院监测体温、尿量及生命体征,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