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47人阅读
新生儿吐口水泡泡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唾液腺发育、吞咽功能不协调有关。少数情况下需警惕呼吸道感染或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
新生儿唾液腺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但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协调,容易出现唾液积聚在口腔形成泡泡。这种现象在宝宝安静或睡眠时更明显,泡泡通常为透明或白色,无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轻柔擦拭口腔、调整喂奶姿势减少空气吞咽、避免过度包裹衣物等方式缓解。
若口水泡泡伴随呛奶、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反复咳嗽或发热,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先天性食管畸形或胃食管反流有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持续性吐泡泡合并喂养困难时,需考虑新生儿肺炎等疾病。这类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可能通过肺部听诊、胃部超声或食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家长日常应观察泡泡的性状、频率及伴随症状,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避免自行使用吸鼻器或药物处理,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至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阿莫西林颗粒、蒙脱石散或益生菌制剂等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