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8人阅读
新生儿通常不需要洗胃,除非存在严重误吸、消化道梗阻或药物中毒等特殊情况。洗胃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对新生儿造成损伤,需严格遵医嘱评估风险后实施。
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量小且贲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出现吐奶或轻微误吸,这些情况属于生理现象,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减少单次奶量即可改善。若因分娩过程中吸入过多羊水导致呼吸窘迫,临床多采用吸痰等温和方式处理。对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幽门狭窄或肠闭锁,需通过影像学确诊后选择手术治疗而非洗胃。药物中毒时需结合毒物性质决定,部分脂溶性毒物洗胃反而会加重吸收。
当新生儿出现持续呕吐胆汁样物、腹胀拒食、血便或意识障碍时,可能存在肠旋转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急症,此时洗胃可能作为术前临时措施。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黏膜更脆弱,洗胃风险显著增加,操作需由新生儿科医生在监护下完成。部分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早期表现为喂养困难,需通过血液筛查确诊而非盲目洗胃。
日常喂养后可将新生儿竖抱拍嗝15分钟,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如发现呕吐物带血丝、体重不增或反应迟钝,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处理。母乳喂养的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者需确保奶嘴孔大小合适。新生儿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并定期消毒,避免肠道感染诱发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