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0人阅读
擤鼻涕鼻子疼可通过调整擤鼻方式、冷敷缓解、使用鼻腔保湿剂、遵医嘱用药、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鼻腔疼痛多与擤鼻用力过度、鼻黏膜干燥、鼻炎或鼻窦炎等因素有关。
1、调整擤鼻方式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正确方法是用手指轻压一侧鼻翼,微微张口,缓慢呼气将分泌物从对侧鼻腔排出。重复进行时需间隔几分钟,减少对鼻黏膜的机械刺激。若分泌物黏稠,可先用生理盐水喷雾软化。
2、冷敷缓解将干净毛巾浸冷水后拧干,或使用冰袋包裹纱布,轻轻敷于鼻梁及鼻翼疼痛部位5-10分钟。冷敷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黏膜充血和肿胀,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敏感者需缩短冷敷时间。
3、使用鼻腔保湿剂选择含透明质酸或甘油成分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每日3-5次喷入鼻腔,帮助保持黏膜湿润。也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避免含麻黄碱的收缩血管类喷剂长期使用,可能加重黏膜干燥。
4、遵医嘱用药若疼痛伴随黄脓涕或发热,可能与细菌性鼻窦炎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过敏性鼻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局部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涂抹红霉素软膏。
5、就医检查持续疼痛超过1周或伴血性分泌物时,需排除鼻中隔偏曲、鼻前庭炎等器质性问题。医生可能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评估病情,严重鼻黏膜糜烂者可接受微波理疗或局部药物烧灼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擤鼻后可用凡士林薄涂鼻翼保护皮肤。若居家护理3天无改善,或出现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其擤鼻动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