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2人阅读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的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气胸、血胸、脓胸等胸腔疾病。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引流管置入、连接引流装置、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等步骤。
1、引流管置入医生会在患者胸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位于腋中线或腋后线第5-6肋间。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穿透胸壁进入胸腔,随后置入引流管。引流管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确保单向引流。这一步骤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连接引流装置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后形成密闭系统,水封瓶中的液体可以防止气体反流。部分情况下会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帮助更快排出积液或气体。连接过程中需检查各接口是否紧密,防止漏气影响引流效果。
3、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置入后需要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防止移位或脱出。同时会用敷料覆盖穿刺点,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患者活动时需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导致疼痛或脱落。
4、观察引流情况医护人员会定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是否有气泡排出。正常引流液初期可能为血性,逐渐变为淡黄色。如引流液突然增多或颜色异常,可能提示出血或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5、拔除引流管当引流液量减少、肺复张良好且无气体排出时,医生会考虑拔管。拔管前需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确认无不适症状。拔管后穿刺点需加压包扎,防止气胸复发。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需保持半卧位,利于引流。饮食上应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用力咳嗽或屏气,防止胸腔压力骤变。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发热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保持引流系统密闭和通畅是护理重点,家属需协助观察记录引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