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6人阅读
空腹血糖长期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可能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当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神经传导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这种情况下,足部微循环障碍会逐渐加重,足部组织对缺氧和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轻微外伤或压力异常都可能引发溃疡,且伤口愈合能力显著下降。高血糖还会促进细菌繁殖,增加感染风险。这些病理变化共同构成了糖尿病足的发病基础。
部分患者即使血糖未达到上述标准,若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吸烟等危险因素,也可能加速糖尿病足的发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弹性下降和感觉神经退化,在相对较低的血糖水平下也可能出现足部病变。遗传因素导致的血管异常或创伤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其足部并发症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这类特殊情况需要更严格的血糖管理和足部护理。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足部皮肤状况,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后彻底擦干,特别要注意趾缝间的清洁。发现足部红肿、破溃或感觉异常时应立即就医。通过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血糖稳定,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