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35人阅读
血糖高引起呕吐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胃肠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急性胰腺炎等因素有关。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呕吐症状。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急剧升高时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体内酮体堆积刺激呕吐中枢。患者常伴随呼吸深快、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紧急就医纠正酸中毒,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监测血糖及电解质水平。
2. 胃肠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自主神经,导致胃轻瘫等胃肠动力障碍。表现为餐后腹胀、恶心呕吐,尤其常见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
3. 药物副作用部分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症状多出现在用药初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可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或改用格列美脲片等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
4. 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时,可能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失衡。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检测电解质水平。可口服补液盐散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
5. 急性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诱发胰腺炎时,会出现剧烈腹痛伴喷射性呕吐。此时需禁食并住院治疗,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配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同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血糖高伴随呕吐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和酮体,记录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保持每日适量饮水,但需分次少量饮用。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和电解质调整。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肾功能,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