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47人阅读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当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或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通常表现为刷牙时出血加重、牙龈轻微触碰后渗血或自发性渗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这类出血与血小板数量直接相关,当计数低于50×10⁹/L时风险显著增加。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坚硬食物,出血时可局部压迫止血。
非血小板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多与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有关。这类出血常伴有牙龈红肿、口臭,出血部位局限在牙龈边缘。维生素C缺乏或血液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需要口腔检查结合血常规鉴别,牙周病引起的出血通过洗牙和抗生素治疗可改善,而血液系统疾病需针对病因干预。
建议血小板减少患者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日常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有助于维持血管完整性,若出血持续超过10分钟或频繁发生需及时血液科就诊。同时应注意观察其他部位出血倾向,排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