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0人阅读
血小板减少使用激素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但需根据个体情况权衡利弊。激素治疗常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可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
激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增加。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面部和躯干脂肪堆积,四肢相对消瘦。血糖升高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需密切监测。骨质疏松风险随用药时间延长而上升,可能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会增加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概率,用药期间应避免接触传染源。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激素相关并发症。长期使用可能诱发消化道溃疡,表现为腹痛或黑便。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失眠等精神症状。儿童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严格监测身高体重。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在敏感个体中也可能发生,需定期检查血压和血钾水平。
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激素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和副作用指标。治疗期间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出现明显副作用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反跳性血小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