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59人阅读
血压超过180/100毫米汞柱时通常不建议拔牙。血压过高可能增加术中出血、心血管意外等风险,需先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
拔牙作为有创操作,可能因疼痛、紧张等因素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当收缩压处于160-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处于100-110毫米汞柱时,需由口腔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判断风险,必要时延迟手术并加强血压监测。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情绪波动,术中可采用心电监护与局部麻醉优化方案降低风险。部分医疗机构会要求患者提供近期血压监测记录及心血管评估报告,确保舒张压至少控制在100毫米汞柱以下。
若血压长期未达标状态或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等病史,即使血压暂时降至180/100毫米汞柱以下,仍需谨慎评估。这类患者可能因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等问题,在应激状态下出现急剧血压波动。部分特殊病例需在手术前调整降压方案,甚至需住院进行围术期管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或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拔牙时机需结合原发病控制情况综合判断。
建议高血压患者拔牙前1周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摄入高盐饮食与刺激性饮品。术中可携带常用降压药备用,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与过热饮食。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血压升高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联系医生。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减少急性炎症等需紧急拔牙的情况,为血压管理争取更充分的准备时间。